照片/摄影:ahleong
撰文:Isabelle Yin
《土耳其》——曾几何时对于我这个地理白痴而言,它是一个即遥远又神秘的国度。对它的印象,仅仅只是局限于一个世界上坐热气球最美的地方之一。若要追溯我对于这个国家最初的认知,大概就是好几年前看了韩国节目《我们结婚了》,里头的精灵夫妇远赴土耳其度蜜月的情景。那时候的我突然觉得,土耳其好像也是个蛮酷的地方。
一向来随性的我们,就在出发的半年前,在某间茶餐室里悠闲地吃着早餐时,很随性的查了查飞往土耳其的机票价钱。好巧不巧,阿聯酋航空当时正在做着促销,一人来回土耳其的航空费用约RM2100。就这样,几经思考后,我们毅然把原定的日本之旅改成土耳其。就这样,我们开始慢慢搜集有关那里的资料。
不幸的是,不久之后便传来土耳其阿塔图克飞机场爆炸的噩耗,那正是我们即将降落的机场。身边朋友都为之一惊,纷纷劝我们打消拜访土耳其的念头。一开始,我们的确不以为意,觉得生死有命,命中注定的劫难怎能轻易让你躲得掉?正当我们早已把这些不安抛诸脑后时,接着映入眼帘的又是震惊国际的土耳其政变事件。当时,翻开各大报章尽是些对土耳其不利的字眼,旅游警示转为红灯警告。那时候,我的确一度觉得可能还真的不是时候拜访这个国家。
或许,真的是倔强的性格使得我们不容易放弃已决定好的事情。不顾家人反对的我们,开始计划土耳其长达十四天的旅程。我必须承认,这片不平凡的的国土,在我还未正式踏入前就已被它迷倒。
十四天顺时针游走土耳其
蓝色清真寺 Sultanahmet Camii
圣索菲亚大教堂 Ayasofya
地下水宫殿 Yerebatan Sarayı
宫殿里面有两个倒置的美杜莎头颅石雕,凄美中带点神秘的邪恶感。
托普卡帕皇宫 Topkapı Sarayı
托普卡帕皇宫,又称老皇宫。它坐落于伊斯坦堡的一个充满历史遗迹的半岛海角上,是昔日举行国家仪式及皇室娱乐的场所,也是历任苏丹工作和居住的地方。在此可以俯瞰马尔马拉海和博斯普鲁斯海峡。
一种土耳其的猫比我还要胖的概念。这里是个善待猫咪的国家,各大街头上喂食流浪猫的爱心人士比比皆是。
冬天里的一丝阳光,打在脸上,暖在心头。
土耳其是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国家,也是链接欧亚的重要十字路口。这里包含了欧亚两洲的精髓,文化的多元性让你能够在一个国家内感受数个国家的风情。
能够这样在欧洲瞻仰对岸的亚洲大陆,是一种很棒的体验。在欧洲上班,晚上再回到亚洲的家里休息,我想也只有土耳其人能够做到。
加拉塔大桥 Galata Köprüsü
贴心的早餐店老板看到我在为食物拍照,还特地端回去利用辣椒、橄榄等做了个笑脸,才让我拍,真是贴心!他还赠送了我们两杯土耳其茶,预祝我们旅途顺利。
大巴扎 Kapalıçarşı
耶尼清真寺 Yeni Cami
独立大街 İstiklâl Caddesi
独立大街位于历史悠久的Beyoğlu区,是一条优雅的步行街。伊斯坦堡最有名的街道之一,周末时人潮拥挤,尽显伊斯坦堡的精神象征。沿街有精美的书店、美术馆、服装店、咖啡厅、古老的糕点铺和餐馆等等。
街头卖艺者更为这条街道增添了不少声色,让在门口排队的人们多了一份娱乐。
雨天漫步的我们,被冷风折磨得受不了,继而跑到了一间咖啡馆,点了块蛋糕和两杯咖啡,也让那日行几公里的双腿休息休息。
著名的Pandora在这里就有一间门店,价格据说是全世界最便宜的国家之一。买了象征土耳其精神的蓝眼睛,约160TL ,还可以在机场扣税。
独立大街最有特色的红色复古有轨电车。伴随着悦耳的叮叮声,贯穿整条大道,一直优雅的来回穿梭。
土耳其的其他甜品都真的甜得让人不敢恭维,唯独这个焦糖米布丁的香滑浓郁是我们之后一直念念不忘的。
在这里最后一天的午餐,进入一间颇高级的西餐厅,好好善待自己的肚子。
彩虹阶梯
在伊斯坦堡里有很多高高的陡坡,上下都需要走几十至上百段级台阶,真是少点锻炼都不行。幸运的是,当地人把灰暗的阶梯改头换面,变得五彩缤纷,让人看了心情大悦,攀爬也变成了一件有趣享受的事。
卡帕多奇亚 Cappadocia
它以其童话般的斑点岩层而闻名,奇特的岩石构造、岩洞和半隐居人群的历史遗迹令人神往。千姿百态的岩石,冲天而立,形成独特的景观。当你置身其中,被这些岩石所包围时,真的有种说不出的莫名感动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何等神奇。
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,欠缺的只是那双发现美的眼睛。
就是靠着这辆小铁马,两个连目的地都不知何处的白痴,靠着导航仪在只有五度且大风的天气下,在格雷梅小镇兜了起来。淳朴和平的陶艺小镇 Avanos,在这里没有商业城市的喧哗吵闹,只有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的镇民。
在陶艺小镇的一个荒废地区,觉得这背后一定有属于它的故事,不能仔细探究,唯有用快门记下这一切。
始终无法忘记,首次邂逅的那份感动。
焦糖色的月球外貌,赋予视觉效果上巨大的冲击力。
卡帕多奇亚 。礼服拍摄
因为期待已久的热气球之旅泡成幻影,也让我们原本预定的行程空出一个半天的时间。于是,我们决定在这里外拍一辑,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记录下这个美丽独特的地方。但是,穿着礼服在低温且强风的冷天气里拍摄还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困难。碍于难忍冷天气的摧残,我们只能在酒店附近速拍几张留念。
马可波罗曾在书中写到:“世界上最好最漂亮的地毯只能在土耳其找到。” 以地毯闻名的土耳其,色彩非常丰富,花色也很讲究,而地毯的质量通常是由其编织密度决定的。有些村民耗费数年的时间编织出一张地毯,这种地毯通常都价值连城。
这国度的红,美得如此惊艳。
瓦罐牛肉:在卡帕多奇亚的小店里,几乎都能找到的特色招牌菜。他们会先用托盘将烧至滚热的瓦罐端上来,然后在桌边当面把瓦罐敲开,那一刻,混着洋葱西红柿和不知名香料的牛肉香气扑面而来,将带着稠稠酱汁的牛肉倒进盘子里,趁热拌着白饭或面饼一块儿吃,非常满足。这家DIBEK餐厅在当地非常有名,据说是因为他们家的瓦罐牛肉都真的是置入烤炉中烤足两小时,而不像其他店家那样等到顾客点餐了才放进烤箱烤15分钟即可。这一餐有点小贵,但我们还是连续吃了两天(囧),因为在这天气里可以吃到热腾腾的饭真的太幸福了!
当初规划行程时,特地保留了三个晚上在卡帕多奇亚,为的就是要有充足的时间圆了千里迢迢来坐热气球的心愿。这是因为之前在搜集资料时,曾看过有人连续逗留了四个晚上也因天气问题未能坐上热气球的。那时还心想,我应该没那么倒霉吧!
果然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
尽管如此,在这梦幻的地方还是让我如愿以偿地引来了在土耳其的第一场雪。拥有月球外貌的卡帕多奇亚在白茫茫的雪覆盖后显得更为迷人 。人生总需学习接受缺陷美,我想这已足以弥补未能坐上热气球的遗憾。这里就是从我们酒店二楼望出去的景观,每天早上伴随着你吃早餐的景色,还有什么可以要求的呢?
绿线(green tour):因为绿线的行程较远,景点偏散,即使驾车也须花上一小时的时间,所以这天我们选择跟随跟酒店预订好的当地旅行团。费用约110TL一人,包含载送及午餐。
犹如现实世界中的童话仙境,神秘而孤独地存在着。
棉花堡 Pamukkale
棉花堡是土耳其的著名旅游景点,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地方有相似的景观。
我们去的时候是冬天,零度的低温下要这样光着脚丫爬完整座山,需要一定的勇气。
看似棉花般柔软的棉花堡,其实踩着还是挺刺痛的。为了保护白色的岩石,游客一律必须赤脚走入景区。
身后看似层层柔软的棉花,其实踩着挺硌脚,但还是强忍着痛和冷,为的就是能够好好欣赏这美景。有时候觉得,不费吹灰之力就摆在眼前的景色,反倒不如自己努力抵达的景点。我想,这也是至今对这里仍念念不忘的原因。
在攀爬棉花堡时因为误踩结冰的表面而连续滑倒两次,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惊险万分。倘若真的不幸滑落至山底,后果真的不堪设想。
山上有温泉水一直在层层叠叠的梯田里流淌着,越顶部的泉水温度越高,我们便是依赖着温泉的水在走到脚底冷冻发麻时泡一下,然后再继续攀爬。
爬到顶端后,望过去的景色,忽然觉得一切都值得了。
希拉波利斯 Hierapolis
棉花堡的山顶坐落着著名的希拉波利斯(Hierapolis)古城
位于棉花堡山顶上的罗马大剧场建于公元二世纪。整个剧场呈半圆形,雄伟壮观,可容纳多达12000名观众。
参观完了棉花堡和古罗马遗址,我们为了省下昂贵的车费,选择绕圈步行五公里回酒店。
回到酒店附近,第一时间就是找间餐馆医饱肚子,毕竟走了一整个早上,体力消耗不少。
顺带一提,我们下榻的这间Ozbay 酒店好评如潮,各国来到这里的游客纷纷都以自己国家的货币或字条写上好评,供老板贴在酒店大廊做生招牌。这间酒店也是中国节目《花样姐姐》林志玲等人来到棉花堡游玩时居住的地方。
土国巴士的服务非常好,座位舒服,可以充电,还有两个服务生负责提供茶水,零食或面包等。
塞尔丘克(以弗所)Selçuk(Efes)
在这里,公共交通都是以这类小巴居多,跟着你所想去的地方名称上车就好,挺明显的。
在进入以弗所古迹之前,需要先步行一段路,穿过整齐排列的树林走道。在那里的出口有一群土耳其士兵正在驻守,他们把我们叫了过去让我们坐在椅子上等。一开始,内心也有点恐惧,毕竟个个都手持机关枪,宛如电影里面才看到的画面。为了缓和紧张的气氛,他便提出合照的提议。一开始时,他们以不能和士兵拍照为由拒绝了,但后来另一个貌似领头地点头说没关系,才造就了这张对我而言珍贵无比的照片。我想,亚洲脸孔对他们而言还是较为不熟悉的,所以即使一开始时拒绝合照,到最后还是热情地掏出手机一起自拍。
沿着大理石街道行走,很快就能看到以弗所大剧场。这里比棉花堡的罗马剧场大了整整一倍。
历史上的多次地震,已将许多地方沦为废墟,唯独它依旧伫立。
阴天的早晨,在无人的大剧场里独自旋转着。
塞尔苏斯图书馆:即使我个人不偏爱历史古迹,但还是被恢宏的气势给震撼住了,它也因此成为了土耳其20元纸币上的图案。
希林杰村 Şirince
离开以弗所,乘搭小巴到这个奥斯曼的红酒村庄。一座座红瓦屋顶的白色房屋交错排列着,乱中有序。土耳其每一处地方的纪念品都会带上当地的特色,正如你会在卡帕多奇亚看到售卖热气球的饰品,在这里你就会看见有关红酒的纪念品。
在这里的另一大卖点莫过于就是闻名不如一见的土耳其咖啡了。他们将咖啡粉末倒入一个带有长柄的小铜壶中,置入热沙堆中推至冒出泡沫。土耳其人喝咖啡,残渣是不会过滤掉的。他们将咖啡磨得非常细,因此在品尝时,大部份的咖啡粉,都会沉淀在杯子的最下面。
因为游客的暴增,当地的老人都会在路的两旁摆个小摊售卖手工艺品,基本都是一些毛线针织品。
如同其他旅客一般,我也在挑选自己心仪的道地纪念品,殊不知此时的我已成为他镜头下的一道风景。
在希林杰村的午餐,我点了右图的蘑菇和马铃薯套餐,味道不错而且分量很大。
阿拉恰特 Alaçatı
阿拉恰特是土耳其的一个希腊小镇,位于土耳其的西部爱琴海畔。这里是近几年来才被人发掘出来的旅游胜地。据说希腊战乱时,许多难民纷纷逃到这里来避难,当战事结束后,又返回自己的家乡。因此,这地方留下了难以忽视的希腊情怀。
位于爱琴海地段的阿拉恰特物价相当高,就连住宿费都比其他地方来的贵。
每一家店门口尽是些赏心悦目的小清新风格,满足了多少人的少女情怀。但是因为那时候是那里的旅游淡季,很多商家都会索性直接关门不做生意,所以我们也只好通过橱窗里一窥究竟。如果是在夏天的时候拜访这里一定会更完美,酒店老板说这里的夏季游人络绎不绝,非常热闹。
阿拉恰特还有许多人魂牵梦绕的爱琴海,但由于是冬天的关系,所以我们放弃前往那里,只管在小镇里走走看看,体验当地人的生活。
这是我此行中最爱的小镇,整个小镇充满了希腊风格。蓝白相间的设计,在这里散散步,吹吹风,欣赏古老的花石屋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。相较于其他地方,这里显得精致得多。
HIKMET : 这里的一间连锁快餐店,售卖汉堡和土国煎饼之类。由于服务生知道我们看不懂菜单上的土耳其文,还贴心地从冰箱里拿出各种食材展示给我们看。我个人觉得hikmet真的比起其他快餐店的汉堡好吃很多!
路过时,与当地在嬉戏的小孩合影,他们见到外地来的陌生脸孔,掩不住心中莫名的兴奋。
从高处可以遥望全镇的景色,一排整齐排列的风车,让人看了心旷神怡。
坏天气随时会到,但这一刻阳光正好,紧紧地捉住这一秒,没什么比当下更重要。
香味扑鼻令人垂涎三尺的羊-肠-面-包。对!没有错,真的是羊肠!我们也是事后才知道。(惊)
伊兹密尔 İzmir
对于伊兹密尔的印象就是它也如第二个伊斯坦堡一般,是个繁忙的大城市。这里有一个批发城,根据物品衣服鞋子的种类分布在不同的街道,当中有些价格便宜得惊人!
土耳其到处可见鲜榨果汁,看上去颜色鲜艳,价格也不贵。
在伊兹密尔的午餐,老板看我选菜色时犹豫不决,还热心地赠送一些让我们免费品尝。
走完伊兹密尔后,我们便再次乘搭国内航空返回伊斯坦堡,准备回国。
这十四天的旅程看似漫长,但其实对于一个那么多元化的国家而言只是蜻蜓点水,还未能真正深入了解当地居民的文化及生活习惯。始于伊斯坦堡,终于伊斯坦堡,我们的旅程是一个圆。这是我们旅程的结束,但也将会是正在阅读着的你的旅程的开始。
再见,美丽的星月之国。
Leong, 影得和写得太精彩了!
以后有机会的话,希望您能赐教 ,能向你多多学习, 谢谢 !